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香江学者计划”获选结果,广工林达超入选“香江学者计划”,杨俊楠、王晶晶入选“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入选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广工三名入选人员的研究领域,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林达超博士将赴香港科技大学,围绕面向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场景的热耦合脱盐-电解水高效制氢技术进行深度合作;杨俊楠博士和王晶晶博士将赴香港城市大学,分别聚焦超高清显示技术、高质量健康白光照明技术开展前沿研究。该项目将有效地促进广工与香港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包括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同时入选人员的学术能力将获得提升、职业发展也将获得助力,与香港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香江学者计划”2010年起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香港学者协会联合实施。2025年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香港学者协会全国首创、联合组织实施“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每年选派广东优秀博士后到香港指定的大学,在港方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以港方大学合约研究人员的身份开展为期2年的博士后研究,内地和香港分别提供资助,共计对入选者资助超过70万元人民币。该项目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为入选者搭建更为广阔的产学研融合交流平台,加速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队伍,助推重点产业和新兴学科发展。2025年“香江学者计划”资助59人,“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资助16人。
林达超,广工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王志红教授和杜星教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曾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集成工艺的开发和运行策略优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Water Res.、Chem.Eng.J.、J. Membr.Sci.等环境领域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评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开发一等奖。
杨俊楠,广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青年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传感物理、微纳器件加工与系统集成应用团队成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化学专业,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质量钙钛矿量子点的可控合成与表面配体调控。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Photon.、Chem.Soc.Rev.、Nano Lett.等国际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1项。
王晶晶,广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青年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铜卤化物杂化团簇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新型半导体光电器件应用、可见光通信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Photon.、J.Am.Chem.Soc.、Nano 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2022年入选第71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德国林岛青年会员,获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24年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构建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支持机制,为青年人才“给条件、压担子、指路子”,用好用活人才,全面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潜力。截至目前,学校共累计11名青年人才入选“香江学者计划”和“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其中2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高质量人才工作助力学校“115”攀峰工程(即1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一流学科建设计划,5个创新转化平台支撑计划),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广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