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广工 >> 正文

珠江时报:问道佛山非遗探索可持续发展

2018年08月13日     来源:珠江时报 2018-07-19 第A01版    

    珠江时报讯(记者/柯凌娜通讯员/梁平)日前,由8名在读大学生组成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省非遗调研队,到九江镇调研了解双蒸酒、煎堆、大头佛、龙舟以及鱼花等非遗发展现状。

本次调研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广东省非遗发展情况、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为主题,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非遗的产业化,以打通非遗供给与需求联合的“最后一公里”,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

7月16日,调研队来到九江双蒸博物馆,了解九江双蒸酒的酿造过程。佛山作为千年古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有国家级非遗14项、省级非遗48项、市级非遗101项。其中,九江双蒸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岭南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民间技艺,于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江酒厂技术中心副总经理何松贵向调研队介绍了九江双蒸酒的酿造技艺。针对岭南酒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何松贵表示,计划通过建造孵化基地、扩大人才队伍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九江双蒸酒的发展。

7月17日,调研队来到九江镇文化艺术中心,参观了解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煎堆、大头佛、六合八法拳、龙舟以及鱼花等非遗活化给调研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观交流中,调研队提出,要结合市场需求制定相关的标准,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科学地进行产业化,以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对此,九江镇宣传文体办副主任、文化站站长徐雅表示认同。她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必须让非遗本身有发展的资本,引导非遗传承人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产业化发展,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针对不同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已做出相应规划,指导实施不同的传承方案。

网址链接:http://szb.nanhaitoday.com/zjsb/html/2018-07/19/content_424030.htm?div=-1

 

编辑:朱小翠

分享:

上一条:羊城晚报:刘炜浩, 从“旁听生”变“传奇教练”

下一条:新快报:广工第一志愿满档 生源“火爆”增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