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69个专业可本硕博衔接培养
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老师聂林透露,中山大学今年在广东招生计划数是3630人,相当于省外985高校在广东招生人数总和。今年本科招生的63个学院所投放的69个专业,全部入选了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都可以本硕博衔接培养,只要同学们有意愿肯努力,可以一直读到博士。
中山大学师资雄厚,专任教师一共有4629人,其中正高职称(正教授)有1711位,副教授2055位,研究生导师有6399位(含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2790人,还有22位两院院士。
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后,学生可拥有转专业、辅修、读研二次选拔等学习方式,全校各个校区的院系专业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每年转专业的名额为30%——如果年级有6000名学生,那么所有院系可接收的转专业的学生上限是2000人。只要转入的院系同意,转出不受限制。辅修专业,修满12个学分可获得微专业学位;修满25个学分获辅修专业的证书;修满60个学分可获辅修学位证书。
参考2021年的投档线和排位,历史类去年投档分是615分,最低排位1453名,物理类是629分,最低排名是8332名。只要服从调剂,档案进入到中山大学,并且有了填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的前提条件的话,中大承诺不会退档。
广东工业大学
新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4个创新班
广东工业大学今年招生总计划10200人,与去年持平。其中,广东省内招生计划8742人,占比超过86%。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刘远介绍,该校列入招生的本科专业一共82个,工学类占比61%,工科特色非常鲜明。
今年本科招生有几个变化:第一,新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该专业发挥学校的工科优势,采用医工结合的方法,培育生物医学工程的顶尖人才。第二,新增4个创新班,包括与腾讯一起打造的电子信息工程班(腾创班),计划招生30名;全校第一个本硕博贯通的强芯班,即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班)。如果通过基本考核,创新班的同学将全员直升研究生,或者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城乡规划班(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班),培养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所需求的跨学科多专业的融合型人才。还有翻译(创新班),主要融入新闻传播学的概念,实施翻译加传播的一个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采编播译的专业能力。第三,调整了理科院校专业组,细化院校专业组设置,满足考生对专业志愿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2021年广东省录取排位情况看,普通理科录取范围在1万名到6万名左右,如果排位在2万名以前,超过95%的专业可以被录取。选考历史科的同学,去年的排位是在1万名到16000名,排位在16000名以前的,录取概率非常大。
广州中医药大学
省内招2169人,新增3个专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老师梁嘉敏介绍,该校共有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
今年学校计划全国招生2870人,其中广东省内计划招生2169人,物理类1928人,历史类241人;广东省外计划招收701人。今年本科招生二级学院12个,本科招生专业24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多个学科门类。学校聚焦社会需求,2022年新增3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是中医骨伤科学(五年制)、临床药学(五年制)和助产学(四年制)。
普通类(历史类、物理类)专业分档时,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先安排排位高的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额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考生投档总分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已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
广东财经大学
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退档
广东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建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共设18个本科招生学院,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达31000多人。
该校办学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15万名校友。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比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超八成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在广州、深圳就业的毕业生超60%,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全省前列。
广东财经大学招生负责人建议,今年普通历史类排名2.2万左右,普通物理类排名7万左右的考生可以大胆填报该校。如果考生排位未达到普通类排位也不用灰心,可关注该校203、204两个专业组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以及该校221-232专业组的与高职院校协同育人项目。广东财经大学向考生承诺:以平行志愿模式(含历史/物理类、美术类、编导类)投档至该校且服从调剂、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退档。
南方医科大学
新开设临床药学(卓越药师班)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卫表示,2022年学校总计招生计划3100人,与去年相当,广东省招生计划1741人,其中普通类1651人,专项90人。该校开设29个招生专业,共有医、护、药、技、研、管6大类专业,2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7个国家特色专业。
今年学校新开设临床药学(卓越药师班),计划招生20人。同时,取消部分专业(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专科)在省内的招生计划。学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不设置志愿级差。学生在校期间有2次转专业机会,分别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末,每年各专业的转入指标大约为现有专业学生数的5%。报考该校需注意体检要求,色盲、色弱不能填报医学类专业,可报学校文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一般投档比例为1:1~1.2,不管什么比例,如果考生成功投档到该校,如果服从调剂,且非身体原因,学校将追加预留计划予以录取。
广州医科大学
今年新增基础医学专业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推进“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引领和创新发展”的战略,实行医教协同(如南山学院拔尖医学人才)、科教协同(如药学、生物技术卓越班)、产教协同(如金域检验学院医学技术应用人才)和校政协同(公共卫生应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广州医科大学招生办教授叶明介绍,学校今年在201组新增加基础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后者注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培养能够救治病人的临床医生,而基础医学侧重医学理论前沿的创新和研究。
据介绍,该校基础医学专业汇聚了全校优质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包括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引领的教学团队,杰青、优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各级教学名师,每名学生入校后配有“一对一”导师全程指导。依托广医学科优势,学校组建了跨学科教学团队,建立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体系,为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素养奠定了基础。
广东药科大学
物理类排名13万名以内大胆报考
广东药科大学建有完整的“大药学、大健康”教育体系,现有本科专业49个,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7个学科门类,药学类、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药学类、化工与制药类等专业都是传统优势专业。
学校今年计划在全国招生6300人,其中广东省计划招生5653人(含111名地方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鉴于化学化工类、医药类、生物医学类、食品类等专业的特殊性和就业特点,凡色盲色弱者均不能报考该校上述所有专业。
该校招办主任杨天平建议,结合往年情况,建议广东省内物理类排名13万名以内,历史类排名4万名以内的考生大胆报考;物理类排名14万名以内,历史类排名5万名以内的大胆冲一冲。已经投档到该校的考生,只要思想政治考核合格、符合体检要求且服从专业调剂,均不退档。
网址链接: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22-06/29/content_92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