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大型情景史诗剧《青春印丰碑》,将东深供水工程中的广工故事搬上舞台,展现了一堂美育思政大课。
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广东工业大学“攀峰班”学生在开展实验探究。广东工业大学供图
新年伊始,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师生吹响了奋斗的号角:教授陈新、谢胜利分别获得2021、2022年度何梁何利奖,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共融机器人视觉团队在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仿真赛项中获全国一等奖……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广工在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建设的征程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广工党委书记胡钦太说,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前列、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推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持续探索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广工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马立敏 刘汉能
通讯员 杜清 李成瑶
党建引领
打造人才培养“新赛道”
2022年底,广工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大型情景史诗剧《青春印丰碑》,将东深供水工程中的广工故事搬上舞台,展现了一堂情感与价值相融合的美育思政大课。
广工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打造人才培养“新赛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广工打造环境生态工程“攀峰班”。“在这里,学生能够享受高密度、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资源。”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谭倩说,攀峰班实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全员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大一入校即全员配备导师,可得到多方面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
人才培养,还要产教融合,对接社会需求。2022年,广工与华为共建全国首个“鲲鹏&昇腾开发者创享社”,将企业的产业资源引入教学,打造从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科研训练到学科竞赛的全链条式实战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广工面向机器人、集成电路、软件和新能源汽车等前沿技术,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广工新工科“人才培养特区”,创立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打造“腾创班”“埃安班”“传祺班”等15个特色班。2022年,学校还增设“智能建造”等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1+2+3”攀撑计划
构筑“高原”“高峰”学科群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龙头”舞起来,才能激活大学改革发展的“一盘棋”。
两年前,广工提出“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建设1个基地、2个学科群和3个中心),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布下“行军图”。
过去一年来,广工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榕江实验室落户广工揭阳校区,聚焦突破绿色化学核心基础和应用基础等问题;智慧医疗创新技术中心、国际先进设计中心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正在稳步建设;5个全球ESI前1%的学科排名不断前移,其中工程学进入千分之一。
“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高峰’问题,集中资源建设优势学科;其次要解决‘高原’问题,以宽阔的‘高原’学科群为‘高峰’学科点提供土壤和支撑。”广工校长邱学青说,立足现有学科建设基础,学校构筑起以高端电子制造、绿色材料化工为代表的“高原”学科群。
人才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第一资源。筑好人才“蓄水池”,引得源头活水来,才能有力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广工将“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专项资金的60%以上用于人才引育。
攀撑计划首期投入大额经费重点建设29个校级团队,推动人才引进由“钓鱼式个体”向“捕鱼式团队”转型。目前,广工高层次人才队伍总量近千人,其中省级及以上人才数量占比达三成,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服务社会
搭建“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
2022年,广工获批设立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新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广工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熊晓明说,学院将争取早日获批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点,搭建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大平台,合力攻克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为“中国芯”研制、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只有通过成果转化,才能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2022年,广工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一支规模超过100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年,广工实施专利转让/许可数量同比增长逾10%,转化合同金额同比增长逾120%。
自2006年开始,广工便与地方政府和工业界联合搭建“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已与佛山、东莞、河源等8个市共建12个平台,服务企业6000多家。
胡钦太说,“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早已深深融入广工人的精神血脉,学校将全力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更好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数读
广工“三步走”发展战略:
●到2025年,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前列、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1-2个学科进入“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到2035年,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力争若干学科成为“双一流”学科
●到本世纪中叶,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前列
新的征程
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广工力量”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2月20日开学第一天,广工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召开“新学期第一会”。
“作为省属理工科高校‘长子’,广工将继续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更大力度集聚高水平师资、构筑学科高峰高原,培育高质量人才、产出高质量成果。”胡钦太表示,广工要为开创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
广工要瞄准国家急需“高精尖缺”培养卓越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时代新人;要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全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发展需要什么,广东发展需要什么,广工就努力贡献什么。”邱学青表示,学校将持续高质量推进“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进一步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通过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广工将推动学科高峰快速凸显,学科高原全面崛起。”邱学青说,到2025年广工要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前列、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广工力量。
网址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3/02/content_10052486.html
